有機矽電池助力新能源電動汽車|康利有機矽材料有限公司
【康利有機矽資訊】新能源汽車特斯拉model 3的火爆預售,使人們(men) 目光聚焦於(yu) 此的是有機矽電池行業(ye) 應用。其采用的動力電池有機矽新材料。據悉Model 3電池技術采用了矽碳負極,能量密度將達到300wh/kg,續航裏程約346公裏。續航裏程的提升原因在於(yu) 矽材料的比容量要遠大於(yu) 石墨材料,而比容量數值的高低直接體(ti) 現了單位重量電池的電量。康利有機矽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有機矽密封膠助力新能源電動汽車。免費谘詢有機矽價(jia) 格熱線:400-611-9269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石墨負極材料的理論克容量為(wei) 372mAh/g,矽碳複合材料的理論克容量約為(wei) 4200mAh/g,高出石墨負極10倍有餘(yu) 。矽碳負極材料的高容量完全能滿足純動力汽車動力電池的能量要求,但是矽基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產(chan) 生巨大的材料體(ti) 積膨脹效應,使得其難以產(chan) 業(ye) 化。Model 3電池技術中矽碳負極的應用是矽碳負極材料產(chan) 業(ye) 化的重要突破。據介紹,該負極材料加入了10%的矽,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隨著技術的推進,矽碳負極材料有望更進一步提升鋰電池容量。無機矽材料(負極使用的是矽或者氧化亞(ya) 矽)為(wei) 鋰電池容量做出重大貢獻,那麽(me) 矽材料另一重要成員——性能優(you) 良的有機矽材料,其是否也能助力新能源汽車續航呢?
有機矽以Si-O鍵為(wei) 主鏈結構,側(ce) 鏈通過矽原子與(yu) 其他各種有機基團相連。有機矽中Si-O鍵的鍵能遠大於(yu) C-C鍵的鍵能,所以有機矽產(chan) 品的熱穩定性高,高溫下(或輻射照射)分子的化學鍵不斷裂、不分解。它可耐高、低溫,可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nei) 使用。同時主鏈無雙鍵存在,不易被紫外光和臭氧所分解。特殊的組成和分子結構使得有機矽集有機物、無機物的功能於(yu) 一身,具有優(you) 異的耐高低溫性能、耐候性、電氣絕緣性、生物相容性等。有機矽材料已廣泛應用於(yu) 建築、電子電氣,化工等民用方麵,甚至在航空、尖端技術、軍(jun) 事技術部門等領域也有大量應用。比如應用於(yu) 條件極端的外太空或極寒、極熱的西伯利亞(ya) 或撒哈拉都能表現出優(you) 異的特性。
電池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源,除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電池原材料影響其性能以外,新能源汽車行駛過程中的溫度變化,震動,濕氣等也會(hui) 改變電池性能,進而影響其續航能力。科學家對有機矽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做出了大量探索,有機矽行業(ye) 的品牌道康寧、康利邦-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應用中提供有機矽材料解決(jue) 方案讓車跑的更久更遠。
鋰電池電解液中的碳酸酯具有較高的熔點,一般當溫度低於(yu) -20℃時,電池不能正常工作[3];當溫度過高時,電池隔膜會(hui) 熔融造成短路引發電池起火等安全問題。隻有保持適宜溫度,電池才能達到其最佳性能。定製型有機矽材料能夠有效為(wei) 電池組及電芯散熱,改善電池工作溫度。同時,可點膠的流體(ti) 態有機矽可在電池組形成一個(ge) 圍繞電池芯的熱屏蔽,當環境過冷或過熱時,電池依然能保持高效運作。
有機矽對汽車電池耐久性
新能源汽車日常使用過程中,濕氣會(hui) 引起電池中六氟磷酸鋰分解產(chan) 生HF,震動可能造成極耳等斷裂,電池短路,這些最常見的因素均可能影響電池壽命。對此,誰能提供了“電池組專(zhuan) 屬定製”的有機矽方案解決(jue) 方法,為(wei) 電池的耐久性保駕護航。誰就在贏得市場。目前走在市場前麵的有道康寧、康利有機矽。
有機矽絕緣材料在矽膠電池的應用
電動汽車電池麵臨(lin) 的另一層挑戰,在於(yu) 短路和過流,而有機矽材料的絕緣性則恰如其分地應對了這個(ge) 問題。在有機矽電池中,矽材料能很好地保護內(nei) 部關(guan) 鍵電子器件、電芯和母線,進而避免電湧和電池起火的風險。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為國產替代再下一城!康利邦堅持自主研發,多款電子膠新品震撼首發!,有機矽壓敏膠,矽膠壓敏膠,矽膠粘合劑,矽膠膠水生產廠家,矽膠粘接劑
- 利空打擊 十二月有機矽DMC跌幅已超21%
- 有機矽市場“靜悄悄”,成交缺乏刺激!
- 矽膠墊與塑料粘接用啥膠水?康利邦矽膠膠水防水耐高溫
- 直擊展會現場,聚焦有機矽創新產品!
- 深圳康利邦誠邀您參加2021深圳國際薄膜與膠帶展
- 深圳市康利邦,邀您參加2021第五屆國際材料新工藝及色彩(簡稱CMF)展覽會
- 熱烈慶祝深圳康利邦11周年慶
- 什麽膠水能把矽膠貼到亞克力板上
- 矽膠粘接常見問題分析以及解決方案科普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