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注膠粘劑研發定製生產(chan)

粘合劑、有機矽材料製造商

400-611-9269

136-7021-3897

常見問題解答

影響膠粘劑粘接強度的7個物理因素

文章出處:https://www.sz-kangli.com 作者:康利邦 人氣:1255 發表時間:
影響膠粘劑粘接強度的物理因素簡述

1.表麵粗糙度

當膠粘劑良好地浸潤被粘材料表麵時(接觸角θ<90°),表麵的粗糙化有利於(yu) 提高膠粘劑液體(ti) 對表麵的浸潤程度,增加膠粘劑與(yu) 被粘材料的接觸點密度,從(cong) 而有利於(yu) 提高粘接強度。反之,當膠粘劑對被粘材料浸潤不良時(θ>90°),表麵的粗糙化就不利於(yu) 粘接強度的提高。


image.png


2.表麵處理

粘接前的表麵處理是粘接成功的關(guan) 鍵,其目的是能獲得牢固耐久的接頭。由於(yu) 被粘材料存在氧化層(如鏽蝕)、鍍鉻層、磷化層、脫模劑等形成的“弱邊界層”,被粘物的表麵處理將影響粘接強度。

例如,聚乙烯表麵可用熱鉻酸氧化處理而改善粘接強度,加熱到70-80℃時處理1-5分鍾,就會(hui) 得到良好的可粘接表麵,這種方法適用於(yu) 聚乙烯板、厚壁管等。而聚乙烯薄膜用鉻酸處理時,隻能在常溫下進行。如在上述溫度下進行,則薄膜的表麵處理,采用等離子或微火焰處理。

對天然橡膠、丁苯橡膠、丁腈橡膠和氯丁橡膠表麵用濃硫酸處理時,希望橡膠表麵輕度氧化,故在塗酸後較短的時間,就要將硫酸徹底洗掉。過度的氧化反而在橡膠表麵留下更多的脆弱結構,不利於(yu) 粘接。

對硫化橡膠表麵局部粘接時,表麵處理除去脫膜劑,不宜采用大量溶劑洗滌,以免脫膜劑擴散到處理麵上妨礙粘接。

鋁及鋁合金的表麵處理,希望鋁表麵生成氧化鋁結晶,而自然氧化的鋁表麵是十分不規則的、相當疏鬆的氧化鋁層,不利於(yu) 粘接。所以,需要除去自然氧化鋁層。但過度的氧化會(hui) 在粘接接頭中留下薄弱層。


3.滲透

已粘接的接頭,受環境氣氛的作用,常常被滲進一些其他低分子物。例如,接頭在潮濕環境或水下,水分子滲透入膠層;聚合物膠層在有機溶劑中,溶劑分子滲透入聚合物中。低分子物的透入首先使膠層變形,然後進入膠層與(yu) 被粘物界麵。使膠層強度降低,從(cong) 而導致粘接的破壞。

滲透不僅(jin) 從(cong) 膠層邊沿開始,對於(yu) 多孔性被粘物,低分子物還可以從(cong) 被粘物的空隙、毛細管或裂縫中滲透到被粘物中,進而侵入到界麵上,使接頭出現缺陷乃至破壞。滲透不僅(jin) 會(hui) 導致接頭的物理性能下降,而且由於(yu) 低分子物的滲透使界麵發生化學變化,生成不利於(yu) 粘接的鏽蝕區,使粘接完全失效。


4.遷移

含有增塑劑的被粘材料例如PVC材料,由於(yu) 這些小分子物與(yu) 聚合物大分子的相容性較差,容易從(cong) 聚合物表層或界麵上遷移出來。遷移出的小分子若聚集在界麵上就會(hui) 妨礙膠粘劑與(yu) 被粘材料的粘接,造成粘接失效。


5.壓力

在粘接時,向粘接麵施以壓力,使膠粘劑更容易充滿被粘體(ti) 表麵上的坑洞,甚至流入深孔和毛細管中,減少粘接缺陷。對於(yu) 黏度較小的膠粘劑,加壓時會(hui) 過度地流淌,造成缺膠。因此,應待粘度較大時再施加壓力,也促使被粘體(ti) 表麵上的氣體(ti) 逸出,減少粘接區的氣孔。

對於(yu) 較稠的或固體(ti) 的膠粘劑,在粘接時施加壓力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常常需要適當地升高溫度,以降低膠粘劑的稠度或使膠粘劑液化。例如,絕緣層壓板的製造、飛機旋翼的成型都是在加熱加壓下進行。

為(wei) 了獲得較高的粘接強度,對不同的膠粘劑應考慮施以不同的壓力。一般對固體(ti) 或高黏度的膠粘劑施高的壓力,而對低黏度的膠粘劑施低的壓力。


6.膠層厚度

較厚的膠層易產(chan) 生氣泡、缺陷和早期斷裂,因此應使膠層盡可能薄一些,以獲得較高的粘接強度。另外,厚膠層在受熱後的熱膨脹在界麵區所造成的熱應力也較大,更容易引起接頭破壞。

在實際的接頭上作用的應力是複雜的,包括剪切應力、剝離應力和交變應力。

(1)切應力:由於(yu) 偏心的張力作用,在粘接端頭出現應力集中,除剪切力外,還存在著與(yu) 界麵方向一致的拉伸力和與(yu) 界麵方向垂直的撕裂力。此時,接頭在剪切應力作用下,被粘物的厚度越大,接頭的強度則越大。

(2)剝離應力被粘物為(wei) 軟質材料時,將發生剝離應力的作用。這時,在界麵上有拉伸應力和剪切應力作用,力集中於(yu) 膠粘劑與(yu) 被粘物的粘接界麵上,因此接頭很容易破壞。由於(yu) 剝離應力的破壞性很大,在設計時盡量避免采用會(hui) 產(chan) 生剝離應力的接頭方式。

(3)交變應力:在接頭上膠粘劑因交變應力而逐漸疲勞,在遠低於(yu) 靜應力值的條件下破壞。強韌的、彈性的膠粘劑(如某些橡膠態膠粘劑)耐疲性能良好。


7.內(nei) 應力

(1)收縮應力:當膠粘劑固化時,因揮發、冷卻和化學反應而體(ti) 積發生收縮,引起收縮應力。當收縮力超過粘附力時,表觀粘接強度就要顯著降。此外,粘接端部或膠粘劑的空隙周圍應力分布不均勻,也產(chan) 生應力集中,增加了裂口出現的可能。有結晶性的膠粘劑在固化時,因結晶而使體(ti) 積收縮較大,也造成接頭的內(nei) 應力。如在其中加入一定量能結晶或改變結晶大小的橡膠態物質,那麽(me) 就可以減少內(nei) 應力。在熱固性樹脂膠中加增韌劑是一個(ge) 最好的說明。例如酚醛-縮醛膠,當縮醛含量低於(yu) 40%時,接頭發生單純界麵破壞;而在40%以上時則為(wei) 內(nei) 聚破壞,粘接強度明顯增強。

(2)熱應力:在高溫下,熔融的樹脂冷卻固化時,會(hui) 產(chan) 生體(ti) 積收縮,在界麵上由於(yu) 粘接的約束而產(chan) 生內(nei) 應力。在分子鏈間有滑移的可能性時,則產(chan) 生的內(nei) 應力消失。

影響熱應力的主要因素有熱膨脹係數、室溫和Tg間的溫差以及彈性差量。

為(wei) 了緩和因熱膨脹係數差而引起的熱應力,應使膠粘劑的熱膨脹係數接近於(yu) 被粘物的熱膨脹係數,加填料是一種好辦法,可添加該種材料的粉末或其化材料的纖維或粉末。


想了解更多膠水谘詢上康利邦官網  


相關產品推薦

相關資訊

用戶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我要評論

0/500
(內容最多500字)

在線客服 136-7021-3897

  • 微信谘詢

136-7021-3897

24小時免費熱線